橋漏油原因較多,并且發生位置也比較多,應先確認漏油源,具體維修。
綜合起來有以下一些方面:
1、輪邊漏油
發生輪邊漏油后,應檢查三個部位,輪轂與行星架軸頭的“O”型密封圈、隔圈總成與橋殼軸管間的“O”型密封圈和輪鼓油封。一般來說輪鼓油封漏油的可能性較多。在重新安裝輪轂油封時應注意,要在油封外圈或輪轂壓裝油封處必須涂抹樂泰603圓柱固持膠,并要分淸油封的左右旋向(新式油封帶有回油線)壓入油封時必須放正,使其垂直壓入。其次,如果是輪轂O型密封圈漏油,最好能在密封圈槽內涂適量密封膠,然后將O型圈合模縫向橋包裝入,捋正油封不得扭曲。再者,檢查隔圈內O型圈是否老化或缺損以及隔圈表面的光潔度及磨損情況。如果油封完好無損,仍然漏油嚴重則應檢査橋殼的通氣裝置(應經常檢査)。如果通氣口被油污堵塞,運轉中橋殼產生的熱量使空氣壓力增加,從而迫使潤滑油從油封處向外排泄。
2、差速器油封(凸緣)漏油
差速器油封有中橋輸入、中橋輸出和后橋輸入三處。如果漏油發生在輸入軸處,這一般是輸入軸(主動齒輪軸)油封損壞或磨損,或是油封彈簧松馳。在維修時應注意,如果是油封外圈處向外漏油,則說明是油封外圈與外殼配合松曠。在重新裝配時應將油封外圈及外殼油封座孔清洗干凈,在油封外圈處涂抹樂泰603固持膠,再將油封打人油封座孔。如果油封完好無損,仍然漏油嚴重則應檢査橋殼的通氣裝置是否堵塞;其次要檢査凸緣螺母有無松動現象或凸緣表面的光潔度和磨損情況,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更換相關件。再檢査軸承是否有磨損和松曠以及傳動軸的平衡量等原因造成油封的偏黁。半軸油封的損壞漏油,使油從輪邊減速器竄入主減速器中,使主減速器中油量過多,壓力增大,產生漏油;同時伴有橋發熱和輪邊過燙現象。如果漏油發生在輸出端,檢査內容與輸入端檢査內容一致。
3、結合面或橋殼焊縫處漏油
如果是軸頭端蓋向外漏油,說明端蓋與行星輪架接觸面不密封,端蓋與軸頭端面是無墊聯接,可拆卸后將端蓋與星行架端面清理干浄,然后涂抹樂泰587密封膠重新裝配。涂膠時應在聯接表面涂抹不間斷的膠條。對于中橋,過橋箱處結合面較多,漏油的可能性較大。尤其在拆卸維修時一定要注意各結合面的保護,杜絕野蠻拆卸,對有磕碰及滑傷面應及時修復,并涂好密封膠。橋殼與主減速器的結合面也容易發生漏油,原因較多機件的變形、螺栓松動等都有可能引發結合面漏油。維修時應修整結合平面,凃樂泰587密封膠裝復。橋殼焊縫漏油多為橋殼承受較大壓力,使焊縫處應力集中,產生裂紋漏油,因此,應杜絕超載。
4、鑄造件的砂眼、疏松漏油
有些漏油現象往往發生在一些非結合部位,需要我們在維修時判斷清楚。砂眼與鑄造缺陷可以通過補焊或更換解決。
驅動橋漏油主表現在:主動錐齒輪油封漏油,主減速器與橋殼接口襯墊密封不嚴漏油、輪轂油封漏油、放油堵塞漏油、半軸襯墊損壞漏油、通氣塞使橋殼內產生氣阻或齒輪油加注過多都會產生漏油現象。另外,主減速器與橋殼固定螺栓沿螺紋滲油。螺紋滲油可用螺紋密封膠予以緊固。
主減速器與橋殼接口襯墊密封不嚴漏油可采用涂598硅酮密封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