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經驗不足的車主,在遭遇異地出險后,往往會因為不熟悉流程而多費精力、多跑彎路、多花冤枉錢。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這種險上加堵的不愉快出現呢?記清以下四個流程,一旦出險,照做即可。
流程1:險后報案
一旦不慎出現車險事故時,首先不要急于挪動車輛,要保護好現場,第一時間撥打保險公司開通的全國統一報案電話,報案完畢后應按照保險公司的指示進入下一個程序。除此之外,可以用手機、相機自行先對出險車輛的現場拍照。
流程2:事故定損
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車輛的事故定損方式有兩種,即出險地就近定損和回保單所在地定損。就地定損方式較為常見,是由受理報案的事故所在地分公司直接完成查勘、定損,隨后進行核價核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車主選擇了回保單所在地定損,則需要事先報案并征得保險公司的同意后才能進行,否則,有可能被視為錯過報案期限而無法獲得理賠。
流程3:車輛修理
首先需要對廣大車主強調的一點是,千萬不要在未進行定損前就進行修理,那將極可能使你無法獲得保險賠償。在定損后,如果事故是不影響車輛安全、正常駕駛的小刮蹭,則建議大家可在收假回到所在地后,找熟悉的專業維修店進行修復;但如果是雙方事故,則切記不要自作主張,一定要按照保險公司的指導進行操作。
流程4:賠款申領
和定損環節類似,理賠款的申領同樣可分為兩種,就地申領和回保單所在地領取。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快速理賠范圍內的事故,車主才可以選擇在出險地申領理賠款。通常而言,多數車主都會選擇回保單所在地領取保險理賠款。
根據車險全國通賠規則,車主回到承保地后,持出險通知書、修理清單、修理發票原件、有關費用憑證原件、事故照片、保險車輛行駛證及出險駕駛員駕駛證副證的復印件,以及根據不同保險事故提供相關職能部門的事故證明等理賠材料,就可以到所承保的保險公司領取賠償了。
異地理賠,牢記兩不要口訣:
不要圖省事讓修理廠代理賠、不要大包大攬事故責任。
有些車主為了避免麻煩,干脆就簽字將理賠全權委托給當地修理廠處置,事實上這樣做存在著較大隱患。修理廠代理賠的方式雖然省了事,但一些規模小、資質差的修理廠,往往利用客戶的信任,用便宜的零部件以次充好,獲取保險公司賠款的差價。
對于第三者責任險,保險公司會根據車主承擔的責任輕重制定不同的賠付比例。因此,在車險責任認定環節中,車主一定要明確自己責任,即使事故損失再小,不是己方責任就一定不要承擔,切切不要因為講義氣圖便當而對事故責任大包大攬,以免留下難以預料的后患。